公民与家国的契约关系

我不需要爱国,国家和我是一个契约关系,政府代表国家,它从我们这里收取了税收和费用,承诺保护我们,维护社会存在的公平,维护规则。

国家与我们,没有爱的情感,我们也不需要归属于国家。

国家与我只是一个选择问题。

我们出生在这里,被默认是一个国家的公民,遵守世界通行的国家、政府与个人的契约,就是我向你纳税,你保护我们。这个契约上相互忠诚。

如果国家只纳税,从我们这里拿钱,不做事情,甚至国家的官僚还欺压我们,权贵还榨取和伤害我们,无人公平的管辖这些事情。

它和我们之间的忠诚,就变成了背叛。

而我们在买任何东西时,价钱里就有税收,给员工开工资就有工资税,经营就有营业税和所得税。我们进到了忠诚的义务,剩下的是它对等的义务。

这里面不存在爱。

人民之间,是因为我们出生以来,就被定义为中国人,成为同族。

那么我们之间也不存在爱,只存在守望相助,共同生存。如果有外族倾轧,就团结对外。

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约定成俗的规则,不是爱。

如果你的族人相互痛恨和厌恶,相互压榨和欺凌,把共同生活的环境搞的乱七八糟。

这就是违背了契约,那么要么我们改变他们,要么我们离开他们。

不要因为我们被定义为中国人,就约束我们的思维,一定要去爱他们。

没有这个责任。

早晨起来游览朋友圈时发现上面的文章。

这是西方人的家国观。现代人这种思维观念之所以如此普遍,主要是因为现代公民与国家的关系,过度地表达为纳税与义务的关系。然而,中国真的能够成为西式的法治社会吗?

明显不可能。不是因为中国人没有法制思维,而是中国人天生重道德。虽然後天受西式家国观念(民主自由等)的影响严重,却始终无法摆脱传统的根,因为时刻受到社会,家庭的传统观念的影响。

如果中国政府与公民只是契约关系,中国公民的生活成本至少提高一倍,因为全球政府机构中国政府规模最大,但财政收入(人均)却非常低;

如果中国政府与公民只有契约关系,解放军就不可能在和平年代为灾难而战斗,因为这是中国人仅有的传统家国观念;

总之,传统的中国政府与公民的关系,是家庭与成员间的关系放大到整个社会的家国关系。

单纯的契约关系,是实施全面法治的基础,想体验全面法治,可以研究或亲临其境体验一下。如果中国实施全面法治,中国人必然会频繁地起义。

而中国历经数千年的历史,不会走上欧洲的中世纪,不会走上中东的文明覆灭,传统家国观念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