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言復興學會”弟子習作四(20170205)
2017-02-05 六藝書院純儒科舉教育研究中心
六藝書院“中華文言復興學會”
面向全社會開展文言專業培訓
中華民族復興在文化,文化復興在教育,教育復興在承續文脈,以重建士大夫階層,扭轉社會風俗與治理模式,復興傳統文言文是承續文脈的核心與關健。當前社會,在私塾教育這一塊,普遍缺少文言文寫作教育,先生與老因為這一塊的缺失無法深度地教學相長,與傳統私塾教育的差距依然很大,培養出來的學生與傳統科舉弟子的差距也很大。體制教育方面,基本沒有專門的文言文寫作課程,即便有也是一些業餘興趣班,沒有建立廣泛而穩定的機制。社會自發學習方面,多是自己摸索學習,興趣性居多,國學根基不牢,缺乏系統性、機制性學習訓練,而且受傳統“文人相輕”及“恃才清高”的影響,互相學習交流指正有限,沒有師友的切磋指正,難以上臺階,多半到一定程度就止步了。為此,基於振興文脈的歷史使命,提升私塾教育深度與高度的需要,本書院成立民間中華文言復興學會,專注於文言文專業培訓,由當代文言復興運動先驅、知名古文家、六藝書院山長仕隱君先生擔綱核心培訓導師,其他高賢為輔助教授,吸納一批志者、學者,通過扎實專業學習,培養一批文言傳承骨幹,推動文言復興,為文脈承續、教育與文化復興作出歷史與時代貢獻。具體事宜如下:
文言小學班(初級班):凡有興趣、有志於文言文學習者皆可加入,學會提供持續的免束脩(名額有限)微課培訓。通過初級班學員培訓考核者,具備一定的文言寫作常識、認知和水準,有一定的深入學習興趣與自信,能開展簡單的文言教學工作,併發給本學會文言初級培訓證書(古文文士),則可以進入中級班(古文學士)、高級班(古文碩士),進行更深入的研修,中級班學員可以加入六藝文言培訓體系,擔任初級班助教工作,並獲得相關報酬。本初級班培訓以仕隱君導師為總主持,其他擅文高賢為輔助講習,明確計劃,認真學習。
聯系方式:廣州六藝書院仕隱君老師 13710029163 微信:gz61shuyuan
有意向者,請加聯系人微信,然後安排學習。
古人雲:文之時義大矣哉!
文言復興事業是一項存亡繼絕、開創未來的歷史事業,您能學習嗎?您能勤奮嗎?您能承擔嗎?
更多習作請關注微信公眾號
習作練習四:與妻(夫)書
六藝文言030號學員“與妻(夫)書”習作4
與前夫書
君,見字如晤。結縭七載,失和分手,十六春秋矣,驀然回首,恍如隔世。痛矣,少不更事,不諳倫常,不顧幼弱,任意使性,拋君離家,致遺親憂,孑然至今,事功未成。夫人必自棄然後人棄之,白駒過隙,閱世明哲,惟虔心聖道,以恕己於萬一矣。七歲以來,雖罄產辦學,無有怯也。蒙君辛勞,小兒成人,孝順聰敏,妾心慰焉!夫婦因緣,雖是天意,亦關人事。嗚呼!往事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妾茲從聖教,了知因果,漸明善惡。詩曰:“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意在斯乎?意在斯乎?丙申年臘月三十日妾書。六藝文言025號學員“與妻(夫)書”習作4
吾夫榮鑒:雖朝夕相處,恍然提筆,似千鈞重。渾渾茫茫,竟不得落字處。攜手十八載,相顧鬢已霜。風雨起伏,甘辛同舟。噓寒問暖,呵護備至。蒙君之德,偶遇經典,妾遂離職興學,雖無盈餘,亦無大過,然虔敬之心增,化育之志長,昔者蒙昧,今者聞道,此妾所進益者也。雖君以時務相勸,然妾道心已固,安能濡滯,效尋常婦女嘵嘵於瑣碎哉!屈子曰:“苛餘心之端直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妾以此自勉,雖苦亦得其樂也。朝於斯,暮於斯,惟君與我有是夫。嗚呼,婦以柔順為敬,妾多失之,冒犯之處,乞君寬宥。
書不盡意,敬申寸悃。詩雲:“妻子好合,如鼓琴瑟”,以此相勉,必室家康合,白頭偕老矣。商埸不易,信義唯先,望君珍重!丙申臘月二十八日妾敬拜。
六藝文言023號學員“與妻(夫)書”習作4
與妻書
吾妻如晤:結縭十八載,無半箋相寄,而今從師學文,提筆相敘,寥展心事。
憶往昔,君值芳華,一襲紫衣,風姿英卓,一顰一笑,猶在眼前,此憑欄靜思不能望者也。長女初度,君鞠育勞瘁,後次子再降,復撫蓄如初,致體弱失健,每念不更事之舉,赧然有愧。幸聞聖教,反求諸己,惟有洗心易行,虔心向學,方有補於將來。
師近日雲:夫婦和而後家道興。誠然如斯,願與君共勉。寄曰:
夫婦好合鼓瑟琴,宜爾室家修身心。和諧圓滿法伴侶,家道復興敦人倫。
丙申年臘月廿八於奉善草堂
六藝文言020號學員“與妻(夫)書”習作4
夫君如晤:結縭十年,為妻躬行婦道,不敢稍懈。相夫教女,此妻之職責所在也。昔女兒先在學堂讀經四五年,後奉君之令回體制內讀經班學習。期年以來,成效甚微。後又生變故,遂又令返學堂讀書。幾番來回,女兒不勝其擾,屢為痛哭。妻見之亦深傷感,不知所措。嗚呼!真可傷也。另,君立身商海,觥籌交錯,月以十數計。妻為此常念之,深為憂慮,夜不能寐。君宜適可而止,保重身體。前賢有言:“飲酒醉,最為醜。”此言女兒讀經班之訓詞也。君可不自珍哉!今值歲末,佳節將至,願君早歸,閤家團聚。丙申臘月廿三日,妻敬拜。
六藝文言017號學員“與妻(夫)書”習作4
與未來妻書
卿卿吾愛:餘年近而立,迄無家室。但不知卿竟是誰,今在何方。亦不知何時能與卿相遇,並結姻好,共度一世。嗟夫,真茫然也。夫乾坤既開,人倫為先。家庭之中,夫婦至重。自開蒙受教以來,餘即欽仰古聖先賢,敬慕儒林高風,躬行效法。今番既立家室,娶妻必賢。古德雲:“治國平天下之權,女人家操得一大半。”家有賢妻,受益三代。閫內賢淑,而其夫與子為悖亂者,蓋亦鮮矣。故餘於卿之門第尊卑、容貌醜姸、學歷高低,百無一求,惟願卿為女君子也。誠願卿也,亦能常閱女德經典如《女四書》之類並踐行之,不求深湛,盡力即好。餘亦好佛法,常持名號,總誦不息。誠願卿也,亦能發心持願,力和同修,同沐禪境。如蒙卿垂愛,既歸我家,卿必當孝侍舅姑,敦倫盡份,撫育子女,使悉成材。餘亦當修身育德,進學從業,以求大成。夫妻相和,舉案齊眉,相敬如賓,白頭偕老。嗟夫!若能此者,則真吾張門之福也。敬致冬祺。丙申臘月廿二日,超敬拜。
六藝文言016號學員“與妻(夫)書”習作4
與未來妻書
卿卿吾愛:餘年近而立,迄無家室。心之所想,大人企盼。但不知卿竟是誰,今在何方,亦不知何時能與卿相遇,並結姻好,共度一世。嗟夫!真茫然也。夫乾坤既開,人倫為先。家庭之中,夫婦至重。家有賢妻,受益三代。閫內賢淑,而其夫與子為悖亂者,蓋亦鮮矣。故餘於卿之門第尊卑、容貌醜姸、學歷高低,百無一求,惟願卿為女君子也。誠願卿也,當有四行:一曰食素。仁者好生不殺,以感萬物生長,以至清心寡慾。餘亦好佛法,常持名號,總誦不息。誠願卿也,亦能發心持願,力和同修,同沐禪境,故與卿有素食之求;二曰知禮。女子無才便是德,應善禮好雅,舉止有度,德行有範,尊孝父母,乃成母儀;三曰勤勞:既為女子,當長於女工,善於廚藝,此二者不可或缺,方可操持後庭;四曰柔順:君子八雅,修生且養性,婦人亦有所好,願卿通其一二,閒時酌以情意。如蒙卿垂愛,既歸我家。男主外,女主內。夫妻相和,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卿當孝侍舅姑,敦倫盡份,撫育子女,使悉成材。餘亦當修身育德,進學從業,以求大成。白頭偕老,同享天倫。嗟夫!若能此者,則真吾杜門之福也。順頌時綏。某年月日,暮德於密須古城,手書敬拜。
六藝文言014號學員“與妻(夫)書”習作4
夫君見字如面:敬問和安。與君相識,迄今二十六春秋矣。憶念昔時,為妻家寒,容貌庸陋,又不善言辭,百無一取。而君玉樹臨風,仰高者如過江之鯽。蒙君不棄,乃結夫婦。妻初歸君家,或有任性,常生瑣事。君性溫厚,遇事容讓。嗟夫,忽忽數十年過去,今日思之,歷歷在目。遙想當日,妻不勝赧然有慚也。結縭以來,早年為妻困於壓力,奔波職場,未曾好生侍奉夫君,孝順舅姑。今後願常習《四書》、《女誡》等,躬身踐行,學為人妻人婦,以贖前愆。麟兒逸朗,身康體健,活潑好動,心地純良。又得傳統文化之薰陶,喜好文學,親近經典,此乃幸事,望君勿慮也。君年近不惑,身體最為緊要。妻聞古人雲:“日出而作,日入而熄”,又曰:“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君性勤好學,夙夜讀書,體況日下。為妻每念此事,常謂懮心不已,望君多加珍重。切切。即頌冬安。丙申臘月二十三日, 妻敬拜。
六藝文言013號學員“與妻(夫)書”習作4
吾夫榮鑒: 光陰飛逝,如白駒之過隙。恍然而覺,結縭已十二春秋矣。今通訊發達,電話、微信、QQ,不一而足。而夫婦朝夕相見,妻今竟手寫家書,婉奉曲達,其緣何耶?君其勿怪,實為妻初習雅言,欲與君共用手澤相知之意也。今大道淪棄,世尚奢靡。縱慾之風,甚囂塵上。以是道德毀敗,人心不古。嗟夫!真可歎也。以家門有福,前積善緣。數年以來,我夫婦沐浴傳統文化之光輝,粗獲啟蒙。曾記否,夫婦攜手同遊,共涉煙波,聽經聞法,拜師訪友。嗚呼,此生能與君相伴,修身養德,真幸事也。妻聞朱子雲:“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是故我夫婦大惡體制學校狡頑之氣,且慕古私塾教育之道,遂有為子孫改轍意。今歲之初,吾家愛女纔十歲,君乃令退學,轉入書院讀經史,修習才藝。妻亦以為此舉大善,若積以累年,必有所成也。如此舉動,驚世駭俗,頗為世人所非異。而我夫婦若不同心同德,豈有斯舉耶?君性直,不好珍翫聲色。一心向道,修身明志,數十年不懈。 幸甚至哉,得夫如此,妻復何求!求道向學之途中,惟願君常伴,把臂相依。三口之家,其樂融融也。言不盡意。敬祝和安。丙申臘月廿日。妻敬拜。
六藝文言012號學員“與妻(夫)書”習作4
江陵吾妻:自桃面初識,星轉鬥移,二十餘年矣。結縭以來,情意綢繆,如鼓瑟琴。卿孝父母,和昆仲,親幼小。又善持家,克勤克儉,遂致事業興順,內外井然。《詩》雲:“之子於歸,宜其家人”。嗟夫,實卿之謂也。古語曰:“隂陽和而後雨澤降,夫婦和而後家道成。”肇端乎夫婦。故《闗睢》篇冠之以《詩三百》,以是經夫婦,厚人倫。實脩齊之道,斯為至要。卿雖不甚讀書,而所行皆合乎聖道,真可謂女君子也。有妻如此,今生何遺焉。而近世以來,禮樂崩淪,政教失,家殊俗。以致於淆亂紛呈,人心不定。愚不自量,願與卿攜手,同心戮力,成一家之教,表率四鄰。唯小女清揚,秊值垂髫。動靜有度,聰慧可人。當以聖賢之教施之,勿使怠荒仼性,増益習氣。閨閫母教之職,卿任所在。毋忽毋怠。慎之慎之。 言不盡意。即頌時祺。夫玉德茟。
六藝文言010號學員“與妻(夫)書”習作4
王君如晤:
前日電告將遠行,不知抵否?婦近日尊師命,讀《女戒》、《內訓》等女教典文,乃知夫婦之道,人倫之始也。“男以剛為徳,女以柔為用;男以強為貴,女以弱為美。”“敬順乃為婦之本。”想吾夫婦失和,訟爭不息,終至勞燕紛飛,皆因此理不明,剛柔不濟也。
俱往矣!今君孑身離嚮,以商為謀,婦無他助,惟竊言一二,望君留意。商海如戰場,凡事忍為先,信為要。古人雲:以義為利,凡以利為利者,多逢殃咎。吾等勉之。
大雅、小雅(二女名)近日均安,勿念。婦自會悉心教養。謹申數字,用展寸誠。君善自保重,順頌商祺!愚婦敬呈,丙申年臘月二十日。
六藝文言009號學員“與妻(夫)書”習作4
增金奉啟賢妻妝次:昨接來電,寥寥數語,未曾多問家事,因一切用度,皆汝承辦,餘無憂矣!故不多問。今歲無事,悠遊四方,拜師訪友,受益匪淺。乃知學問之精深,不可測焉;道德之廣大,不可度焉。比之大德君子,餘自愧弗如,不禁赧然。
近日身體安然,請勿多慮。汝操勞日用,夙夜匪懈。當忙裏偷閒,拾掇身心。自結縭以來,汝辭教歸家,養老育幼,盡心竭力。然餘性情戇直,時有刺語,幸汝有容,卒不至於乖悖。俗言“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汝之謂也。
馨美二禾,年齒漸長,當教習禮儀,令誦讀經典。“教兒嬰孩,教婦初來”,勿令怠荒嬉戲,漸寖習氣。慎之慎之!餘不贅述。珍重!臘月十九日草於黃島寓所。
六藝文言008號學員“與妻(夫)書”習作4
與未來妻書
吾妻如晤:睽違久,不知君在何方?關關睢鳩,在河之洲。君若在洲,且聽郎言:
夫情之至上者,雖烏有之人,亦為之舍。每覽昔人慷慨之舉,無不為之動容。人貴相知,通性情以達理義也。詩曰:“死生契闊,與子成說。”雖望斷天涯路,猶有成說之期。
觀今日之中國,齊家治平之任,棄若敝屣;縱欲奢靡之風,甚囂塵上。孕期出軌之事,屢出不窮;離婚分財之聞,數見不鮮。彈指瞬間,林丹英明不再;茶前餐後,寶強有苦難言!何哉?人心不古,絕仁棄義,違理悖情是也。情合乎性,性合乎理,此之謂真性情也,反是,縱耳目口舌之欲,盡自由張揚之性,謂之假性情。
楊柳堤畔,隻影徘徊;綠水清波,驚鴻翩躚。丙申年隆冬,郎居東山,靜待君歸!
六藝文言006號學員“與妻(夫)書”習作4
郎君如晤:
鋪箋操觚,不知翰墨所之。念朝夕相處,十年有五,妾勤於業,鮮與長談,今借鴻雁,聊以抒懷。
郎君公務在身,幾無暇時,常中夜而不返。妾心急之,實則念之。相夫教子,古內子之職也。妾亦自效,期不負於君。茲與泓兒讀經,始知文化之博深,有感於斯文之喪,遂有授童蒙意。尋得山中學堂,欣然歸往焉!
夫教子之道,嚴慈有度,故作之父,作之母。有詩雲:“地生連理枝,水出並頭蓮。”夫婦和,家道可成,教亦不差也。妾益好學,奉師命以文言書,始知可傳情訴志於君也。
初學文,搜枯常有窮時,就此擱筆,即頌冬安。妾濱敬叩。丙申臘月二十二淩晨。
六藝文言005號學員“與妻(夫)書”習作4
夫君臺鑒:
見字如面,同衾八載,妾未嘗隻字付鴻雁。初,汶川震難,妾與君相識,然後相知,至於琴瑟共鳴,風雨同舟。賴祖福澤,妾得以習國學,傳聖教,竟能以文言書,以泯荒昧。君或以為奇,實則古君子之常人也。古人雲:“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此誠固身安家之本也,伏願夫君為妾引之,兒近喜讀書,勿慮。初習文言,情采不富,惟辭達而已。妾頓首敬叩。
六藝文言004號學員“與妻(夫)書”習作4
愚妾梨花頓首拜於夫君尊前:
再展紙,已隔十三載,今從先生學文,試以文言書。古訓有雲,“夫為妻綱”。自妾歸家,君即以身示範,諸事以家和為重,曰,“吾無它求,惟室家康寧。”遂與君同呼吸,共進退,上孝父母,下教子女,中和昆仲,工作亦兢兢業業,詩雲,“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其此之謂乎?
妾從教興塾,迄今七載,君內外獨當,無多言,丙申孟秋,為妾故,君入主書院,教綱自此舉矣。皆曰,“夫婦同心,書院必興,我等放心矣。”妾竊為之喜。初,妾轉行從文,君曰,“毋憂家中用度,汝不悔即可。”非君支持,妾何以至此?
麟兒銳東,自二歲十月入塾,至今六年有餘,其心地單純,心思敏捷,好讀書,此塾教之功也。然其定性不足,樂嘻遊而憚節儉,此接之失也。近其狀異於昨,蓋君之言傳身教故也。書短意長,敬申寸悃。詩雲,“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此君之願,亦妾之願矣。愚妾梨花頓首再拜。丙申臘月二十一日。
六藝文言003號學員“與妻(夫)書”習作4
致未來妻書:
吾子青盼:
不意預作尺素,以祈鴻傳。嗚呼,廊前堤畔,有女如雲,雖則有雲,匪我所思也;詩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期天作良緣,與卿偕行;然未見君子,遐想萬分,輾轉反側。
餘聞,夫不德,則無以服婦,婦不賢,則無以事夫。然則修身莫如敬,成禮莫如順。卿不必才明決異,不必辯口利詞,不必顏色美麗,不必工巧過人,惟貞靜和柔,則可事公姑、寧室家也。餘初習聖教,以文為始,漸知夫婦琴瑟之理,茲普世室家難寧,至於分崩離析,子女遭殃,皆此故也。《書》曰:牝雞無晨。未有牝雞司晨而家不索者,卿勉之!丙申年臘月甲辰日。
六藝文言002號學員“與妻(夫)書”習作5
吾愛如晤:
再展萱箋,不意十五春秋。憶桃面初識,相隔千裏,吾奔波於嶺表,君執教於鯉城,唯電話書信稍得兩通。樂舞琴畫,君所好也,男童女稚,君所愛也,及歸於吾,舍愛棄好,去家離親,勞於貨殖,後孕育小子,倍嘗劬勞。吾返家事商,篳路藍縷,待業稍定,又沉於股票,溺於遊玩。吾之負君多矣。聖人曰:夫為妻綱,吾之不德,何以舉綱?及遇聖賢之道,方遷習改過,君始開顏。然吾旋又癡於文,迷於書。出納會計,無心及之,灑掃庭除,不曾染指。君之辛苦,吾實知之。凡為女子,誰不愛美?數年以來,君鮮添衣,令妹舊裳,常在吾家。君之不忍,吾實知之。
自君入吾門,上敬下和,室家鹹寧,相夫教子,勞苦功多。今小子漸長,品學兼優,或可稍慰汝懷矣。嗚呼!人非草木,孰能無心,君之辛苦,吾實感懷。詩有《桃夭》,君實稱之。今為君歌之:“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 宜其室家。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 宜其室家。桃之夭夭, 有蕡其實。 之子於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 其葉蓁蓁。之子於歸, 宜其家人。”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