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隱君談教育系列八十一:傳統科舉模式對讀經學子的意義

傳統科舉作為具有1300年史證的國家選舉模式,有其歴史合理性,在當代,也具有相當的時代意義,尤其對當今讀經學子來說,更是完成國學全程教育的必須。很多人疑惑,甚至反對,其實是不了解,或者聽信習慣性的評價。前幾天,寫了一篇文章,從國學教育目標、體系,私塾界現狀,儒性培養、情志激發、士大夫階層重建,師資培養,移風易俗,復興傳統學術,等多方面闡術了傳統科舉的現代意義,應家長們的要求,本文著重探討對當今讀經學子的意義。

1、在私塾界重建考試制度。考試並不可怕,而且是調動師生、家長統一認識、努力學習的必須。沒有考試,對孩來講,學習動力是不夠的,而且極易造成水分,同時,也會讓家長們無定性,沒有目標,容易偏搖,最終,國學教育成為夾生飯或補習班。有了考試制度後,就會統一認識、方向和目標,並向著目標勤奮學習,同時,考試也是對學習成效的檢驗。事實證明,沒有檢驗的學習是靠不住的。

2、以文取士的激情蓄志作用。本人依據自身的體驗和對傳統讀書人的瞭解,文章是傳統讀書人激情蓄志的核心,勝過其他諸多方式。在當前缺乏崇文尚文的風尚的情況下,更應用文來激情蓄志。尤其是八股文,除了要求熟透經義外,其中“代聖賢立言”的原則,讓學生自身與聖賢等齊,提升人生期許與價值標准,從而在高遠的情志下,激發動力,增強價值感,並自覺接聖近賢,傳道護道。試想,如果沒有以文取士的科舉考試,那麼,學生、老師、學堂就沒有學文的迫切願望與現實需求,那麼,可學可不學,可深可淺,就會成為常態,當錯過了學習期,再想學文就很難了。現在很多學者教授不能文,就是在體制教育下,最初的學習沒有把文置入進去,當然,體制以白話文為主的語文教育,也根本不可能把文置入進去。沒有文,稱得上國學教育嗎,讀了十多年經,連一篇像樣的文章都寫不出來,連以前普通的秀才都不如,這算什麼?

3、通過文,激勵與鞏固所學。讀經很好,可是,要有所用。當然學聖賢經典最終要用在修身修心、為人處事及為國為民之事功上,可是,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講講道理就能達到的,必須要有一些階梯,通過這些階梯,逐步深入,最終內化自身的品格,文就是學生階段,最重要的階梯。文言文,言志載道,引經據典,旁征博證,無論是文心,還是文辭,還是其中的史實典故,還是鋪章措辭,都很好的,把孩子們帶到與聖賢及歷代讀書人的朋友圈去,大家都知道,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當朋友圈一變,那麼自身就會去適應和接近新的朋友圈,現在社會也是如此,人們總是想擠進較高層次的朋友圈,一個素不彈琴之人,一旦進入彈琴的圈子,也逐步喜歡上琴了。而文言文所帶來的朋友圈,實在是高大上的,讀到《報任少卿書》,就想何時能向司馬遷一樣,發憤著史,藏之名山,讀到《出師表》,就激情迸發,何時能身居廟堂,憂國憂民。然後在自身的寫作實踐中,就會把這種情動於中,舒暢出來,摹臨出來。此外,文言文如果形成風尚,還會形成,現實中的朋友圈,即文友同志,古人相交,多是男人相交,除了官場同僚外,那就是同門師友和以文相交的朋友,而這種相交,是言志訴情的,更多在精神及文化層面,所以更加深厚,更加信任。反觀現在的男人之交,基本上只剩下吃喝嫖賭和功利相用了,然後就是男女之交,多走向淫亂。隨著朋友圈的改變,學生們自然而然就有上進勤學之心,見到一篇好文章,對比自己,能不能寫出來,看到一句好章句,對比自己,能不能想出來,別人的引用的典章名物,自己不知道,自然自然就要去學習、去記誦。已誦的東西,經常拿出來在文章中運用,沒有誦的,因作文作需,也要激勵自己記誦。這種鞏固與激勵,不是其他手段能比的。有人說解經明理也可以,這只是表面看法,從解經明理到情志層面,還有距離的,前者偏重於知識性與道義性,後者則是精神、氣局,品格,並落實到實踐的層面,我們古人,發明了八股文,將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了,而且以此作為科舉文式。要寫好八股文,考取功名,必須熟透經義,這是對解經的要求,通過寫作,又能代聖賢立言,一方面雅正其文,另一方面,激發其賢聖之心志,再次,通過八股文,其行文氣勢、章法結構,駢散互聯,從技藝到形質,都會有一個質的飛躍。此外,在考取功名長達十多甚至二十年的八股文作文潛移默化訓練中,自然而然,就具備了傳統讀書人的儒性,即修齊治平的情懷和報復。我常舉一個例子,孔乙己,無論在魯迅筆下,是多麼的落迫和不堪,可是,就算這麼落迫的窮秀才,也有自己讀書人的信仰、尊嚴、自信與報負,所謂,窮則獨善其身,而我們現在所謂的讀書人,絕大多數,在這方面,連孔乙己都不如。

4、通過傳統科舉,讓讀經學子,更能適應社會。現很多人有誤解,覺得讀經是讀死書,以後難以適應社會,或者,以後難以就業。大家知道,以前的舉人、進士,出來就是做官的,而且至少是縣級官員,更有優秀者,直接留在中央。做官,是對人綜合性考驗,其能力,品格,人際關係,社會治理實務,等等諸方面。現在很多大學生畢業,大不了做個村官,或者在企業中,做一個低級職員,要等很多年後,才有可能具備相當的管理能力。古代,科舉作為官員的選拔制度,具有出色的實用性,這種實性,實質上就是社會適應性。即便現在專業學行政管理及企業管理的大學生畢業生,也不具備這種適應性。如果,舉人進士,不具備這種做官的素質,國家不可能將一方水土委托治理的,這是很顯然的道理。倒推回來,那麼,在整個考取功名的過程中,就必須逐步鍛煉和訓練了這種素質。而且,我們又看到,很多只是秀才,在特招、恩科的情況下,同樣可以做官,這意謂着,在秀才階段,也培養了這種素質。還有,比如,黃宗羲、顧亭林,這種秀才級別的大學者。所以,如果,按照傳統科舉模式培養出來的讀經學子,其社會適應性是不容置疑的,怕就怕,不按照此模式,造成夾生飯,其社會適應性才是堪憂的。我相信,新時代的出來的秀才舉人進士,一定是物以稀為貴,再加上,現在眾多的行政管理、企業管理機會,一定不會缺少其施展報復的平臺的。

5、通過科舉考試,求得功名,無論是秀才、舉人、還是進士,都可以很好的訓養其傳統讀書人氣質,進而重建詩書禮儀之家,士大夫之族。這種氣質,在當今大學生之中是看不到的,所以,建國後,即便有一些家庭是所謂知識份子家庭,可是並不是詩書禮儀之家,而且還有很多家庭教育都成問題。在古代,甚至一些家庭,即便父輩沒有能考取功名,但由於對讀書和文章的喜愛,由於其讀書人氣質,也能影響和培養出功名之士,典型例子,就是三蘇,二個兒子都相當出色,而自己一生卻未能中進士。有了讀書人氣質後,就會有讀書人的情懷與報復,也會有讀書人的責任與擔當,更會有讀書人的勤奮與自律。如果國學教育,不能訓養這種讀書人氣質,我不認為,是成功的國學教育。

6、通過民間科舉考試,完成國學全程教育。現在眾多學堂,是沒有全程教育規劃的,要麼背30萬,送到文禮書院,由文禮書院搞定,要麼學東學西,這待一年,那待一年,然後,各自尋出路,或出國,或自考,或什麼的,國學教育,最終不能走徹底,甚至連國學的門都未能進入,如今15-20歲的早期讀經學子就是實例。這種現象,是很堪憂的,如果這樣長期發展下去,最終會讓社會失去信心,斷送國學教育復興事業。秀才(7-15)、舉人(16-20)、進士(21-25),這三個階段,是進學的三個階梯,一步一步提升,而且,無論在哪個階段,即便因各種原因終止,其綜合能力和素質也擺在那里。我相信,走完秀才階段的,多數會朝着舉人與進士階段挺進,即便最終沒有通過,也不可小視。古代這樣的例子太多了。有人或許會質疑,民間科舉的公信力如何?我想,這是一個培育的過程,只要制定了相當的教學目標與計畫,在實踐中,又達成了這樣的教育目標與計畫,學生身上的體現,最有說服力,隨著,秀才、舉人、進士的日益增多,通過其社會管理實踐,其影響力就會越來越大,公信力也會越來越強,最終會形成,千里赴考局面。到那時,國家層面的傳統科舉或許就要興起了。

总之,傳統科舉是統攝性的民間私塾制度安排,其意義廣泛而重大,在初起之時,等待具有遠見卓識的仁人志士與家長來共同完成。大家不妨,與現今讀經界的各種理念、模式作一個綜合比對,就明白其重大意義了。

You may also like...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