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隱君談文言22:學文與不學文對於讀書的區別

各位同仁早上好 今天抽點時間和大家一起分享下這個話題,學文與不學文對於讀書的區別在哪里。

我們先來看下我們通常是怎麼樣讀書的。我們讀書對很多成年人來說很多就是默看。當然對於我們私塾堂主老師來講可能會讀出聲來甚至吟誦出來。但我相信這是極少數,絕大多數人讀書就是看書,就是默看。

然後呢我們讀書呢 一般分為這幾種:一是讀經,一是讀史,三是讀文,然後就讀一些子書,比如老莊、韓非子、墨子、荀子,等等。然後我們通常在讀這個書之前,基本上或者去瞭解下作者,或者也不了解直接看了就讀了。由於是文言文,一般人讀的時候,說實在話好多都是不懂的。一般會找一些注釋的書或者有翻譯的書這樣去看。然後當我們一本一本看的時候就很想把它看完或者是看多點,一天規定我要看多少頁。總之,心裏面是希望很快地把這些文章看完,給自己一個交待,我終於看完這本書了。所以說當落實到每一篇的時候,很多情況下,就是要麼走馬觀花,好一點的呢對著注釋慢慢看,基本上明白這篇文章寫的意思之後就去看下一篇了。或者有一些書有一些後面的鑒賞文字或評注的看下。或者去感受一下作者的思想呀或者情懷呀或者境界呀。基本是這樣一種看法。然後過一段之後,坦率來講,基本上就忘的差不多了,只是一個很模糊的感覺,這篇文章寫的很好裏面還有些名句。真要你細說什麼,可能很難細說的出來。為什麼呢?因為你沒有深入進去。就是我們常說的你沒有跟作者通上電,你說不出來。一方面是這篇文章本身的內容,那些詞句你本身記的不多。你想,你看個一兩遍,邊對著原文邊對著注釋你又能夠記多少呢?你要知道,記一篇文章沒有十遍,二十遍,三十遍是記不下來的。我們成年人通常來講也沒有看書都想去記誦這種意識和習慣。雖然我們有部分老師有這個意識和習慣去記誦,可是多數情況下他又停留在記誦上去了,一般把這篇文章記下來之後他又想去記下一篇文章了,那麼他在這篇文章的意思和內涵這塊可能又忽略了。重視文章意思和內涵的人呢對記誦又忽略了。總之來講,這兩種情況都很難以讓你讀書讀文章深入進去,進不去。可能你認為進去了,這篇文章讀熟了背誦了,注釋也看了,不認識的字也認了,整個思想好像也大致瞭解了,你認為你進去了,其實你沒有進去。因為什麼呢?當過段時間之後側重於意識思想的這類人慢慢就會忘記這篇文章了,因為你很想去看其他文章的意思和思想啊。側重於記誦的人呢他又想去記很多其他東西,慢慢復習起來也是很困難的事情。對我們成年人來講,或許記誦一篇文章兩篇文章容易,但是你要去復習鞏固就很難。因為成年人記誦和孩子不一樣,孩子的記誦時間會長很多,但是我們成年人雖然說或許記得快,但是忘的也很快,而復習呢,大家都很忙,很難保持溫書的頻率。所以慢慢地久而久之,你看的書無論是經典還是史書還是一些文集,還是一些子書,基本上是恍恍惚惚、模模糊糊的。

那麼學文之後又是怎麼看文章的呢?首先學文之後要寫文章,在寫文章中,老師會引導他,怎麼去積累詞句,怎麼去組織文章的章法結構,怎麼破題承題,怎麼起議發論,怎麼安排起落,怎麼運用主賓、疏密、濃淡、折宕、虛實、遠近、大小這些寫作技巧。然後自然而然,因為你經過寫文章的訓練,自然而然你去看前人的文章後那就不只是停留在一般的理解意思的基礎之上了。你會去看這篇文章,你會覺得這個詞句寫得真妙,我要把它記下來,然後以後用到你的文章去。這種詞句的結構他是如何組織的,以後我也來創造類似結構的詞句。然後這個文章的作者他為什麼要這樣佈局,他為什麼要這麼處理,大的方面整體局部甚至特寫,他為什麼這麼寫,你都會去仔細的去辨別這篇文章。然後領會到作者的這些技巧之後,一方面你會運用到你自己的文章之中,另一方面你會佩服他,你真正明白了韓愈為什麼稱為韓愈,歐陽修為什麼稱為歐陽修,蘇軾為什麼成為蘇軾, 他們的文章為什麼稱之為八大家,為什麼好,好在哪里。你能真正讀懂他們作為八大家後,然後你會有深深仰慕之心。由於你又在寫文章,所以說你希望你的文章要像他們的文章那樣,你就會自覺不自覺就會去把他們那種奧妙技巧用到你的文章上。然後,通過輸出文章,你就就大不一樣的了。學以致用,這是最近的學以致用。你讀了這篇文章,然後你覺得這篇文章寫的很好,結構技巧你用在你的文章上反過來就增強你的自信。那麼再反過來,你再來看這篇文章就很深入了。這個時候,你的記憶就很深刻了。因為這個記憶不僅僅停留在你的頭腦層面,還用你的筆進行了轉化和運用。那麼這種轉化多了自然而然你自己的水準就上去了。然後你對你所參考的文章,那些著名的前賢,由最初的結構技巧詞句方面的借鑒積累沿襲然後再深入到他的內在中去,他的一些思想他的一些情懷為什麼用這種形式這種技巧表達出來,為什麼這樣表達出來,就富有感染力、教化性。

你要知道人的思想情感情懷境界是需要包裝出來才富有感染力的。這種包裝就在於你輸出的文章的辭采、結構、技巧。比如說你說你有志向,你說你有情懷,你說你胸懷天下,你說你憂國憂民,這個用白話說出來就很簡單:我愛國家,我愛老百姓。可是這種不富有感染力。你要把你這種志向境界包裝成文字,而這些文字就要以我們文章的規律來進行包裝。就像諸葛亮的《出師表》,還有司馬遷的《報任安書》,還有李密的《陳情表》,這幾篇文章大家去一讀。他們是直接寫給皇帝的,司馬遷是寫給朋友的。一讀自然而然你都感慨萬千,一下子就覺得和作者的距離就近了。就明白他們是如何包裝他們那些內在的東西的。假如說司馬遷、諸葛亮、李密他們用白話給朋友給皇帝說這些,第一不太富有感染力,第二人家就不想聽,聽都聽煩了。 所以說當你學文之後,你就不只是停留在一般的記誦或者表面的意思瞭解的層面。你會進入到更深一層,作者為什麼要這樣寫,為什麼這樣寫富有教化富有感染力成為好文章。從而激發你自己去這樣去學習模仿。然後覺察到自己的不足。比如說有些文章引用了大量的歷史典故,旁徵博引。當你感歎他們為什麼能達到這樣的時候才知道自己的不足。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里那就要去補充了,或者蒙學,或者小學,或者名物,或者經典,或者史籍。你為什麼寫不出包羅萬象,詞采豐富的文章,人家為什麼寫的出來,那人家的積累又在哪里,人家的學識又在哪里,你會去思考,思考之後,就有明哲,你就加倍去學習提升了。

我常講的,文以激志,文以蓄情,文以育士。它起到這個核心的籠罩與統領作用。因為文是我們傳統的讀書人士大夫的核心特徵和核心的學以致用的輸出。輸出不僅僅是閒情逸致方面,其實很多都不是閒情逸致的,更多的是他們兼濟天下憂懷黎民之心。很多文章的輸出是用來經國的,用來治國的,比如《出師表》。很多詔令、表章、奏摺,它們都是文言文寫成的,它們是用來治國的。所以曹丕說“蓋文章經國之大事,不朽之盛事。”只有你學文了之後你才能體會的到。你看我們很多人讀了很多書,可是為什麼絕大多數人,所謂讀了很多文言文文選,自己案頭到處都是,為什麼都沒有能夠讓你動筆呢?為什麼你都寫不出來呢?寶藏就在身邊,可是你撿不起來。即便你讀了看了甚至背了它還是在旁邊。根本原因在於你沒有學文。你沒有學文,你就沒有進得去。

You may also like...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