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案例:家長學文對孩子的影響
六藝文言025:言語未必能說服孩子,但堅定的態度,持續的行動,更能影響孩子。現在不能理解,不代理將來。時間是最好的沉澱。
六藝文言010@025: 對!我們認定了,我們的行動與變化是最好的說服力。
六藝文言015@010 @022 025:我們影響她(他)們的人生選擇。我們責任重大。
仕隱君@六藝文言025:現在,令郎對你學文,如何看?
六藝文言025:他還是很敬佩我,也跟我共同探討,有時我也向他請教。他歷史比我好,論是他叫我寫哪個我就寫哪個他說他們班家長裏像我這個年紀還學詩學文,沒有第二個。
仕隱君@六藝文言025:你知道嗎,這就是影響,以後,你的話,他會慢慢聽了。因為,他覺得,他媽媽,好棒。能學習,還能寫出文言文,還能看六藝經傳,他還不大會呀,還能辛苦熬夜,他不能呀。慢慢地,他就會像你靠攏,也會學文。慢慢他會覺得,不僅與其他家長不一樣,而且,也比他們語文老師強。
六藝文言025:嗯,上周開家長會,語文老師跟我講,他很在乎我的看法。
仕隱君:文言就是長學識的,就是促學的,堅持不懈,自己的進步,就會影響身邊的人。甚至,我相信,你這半年的刻苦學習,甚至比他還刻苦。
六藝文言025:他有篇入選徵文,讓我幫他修改。我略改了下,他說很好,沒改變原意。我當然比他刻苦,他回家從不寫作業,他看到我,除了家務就是備課,學習,他的書房給我霸佔了。
仕隱君:其實,這麼大的孩子,通常母親是很難管的,只有在學習學識上,身教,讓他自覺地靠過來,最好,也讓他學文,他一學文,就不用擔心了。慢慢引導他學文。當然,你不一定能教他。你的學文,讓他有興趣就行,適當指導。
六藝文言025:他幫我寫了一篇,我沒用,找出來給您看下。
子路論
直者,縱觀千年而論之者鮮矣,直者為仁之本,出諸自然真性而發。禮而罔,則去仁遠矣。雖然,子曰: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何為其然也?直者固本卻必以禮相束,不然則近乎蠻夷。春秋時謂禮者,非當今之時謂者也。乃人之為外界種種所制者,非特指祭祀之禮。固學亦禮也。反觀乎子路,於《仲尼弟子列傳》居冉有後。於夫子常嘻之矣。可是輕乎?夫子拜靈公夫人,子路不悅,夫子誓曰:天厭之。夫子欲往中牟,子路又問諸夫子。別於曾點之巧言令色,修飾言辭者亦曰禮。於此,子路雖不為無禮,卻間之也。子路能治千乘之國,能比之者眾,禮比之者亦眾,而能述其所思,踐之所信。放諸四海而比之子路者鮮矣。禮者,仁之本也,而直者,禮之本也,去直之禮,即是虛偽。子路能以死明志,死於其直,可謂死得其所?忠義俱在,並加之以禮,可謂不仁乎?往世之學者皆輕子路也,餘以之為孔門諸子之極具象征意者。
仕隱君:不錯,有思維,雖然思維是亂的,語言組織能力較強。
六藝文言025:我不教他,我也教不了。他的思辯能力比我強。我在前面等著,等他問,給他指個方向。
仕隱君:白話作文,是歧途。
六藝文言025:我再發篇他寫的現代文。居然入選徵文了。說實話,他的文風,我不大欣賞。但也略有可取之處。
仕隱君:建議,以他現在對作文的興趣,逐步引入到文言作文上。把我們的學生一些習作給他看。白話文寫得再好,最後,也沒有幾個成為大家,到後來,都不寫了,但淺近俗薄了,難以在內在,養其大,大不了,則小時侵也。
六藝文言025:高二了,七月就要出去集訓了。等他自己求我吧
仕隱君:嗯,有些晚了,只有靠你自己身教,讓他靠過來。
六藝文言025:高一時他的興趣在外國文學,現在在哲學。他初三才學會寫作文。因為小學在私塾,幾乎沒寫過作文。初中一上手,他就寫議論文,老師說他,事都寫不明白,還能把道理講明白?幸虧初三的語文老師水準高,終於把他帶上來了。到高中,就有寫作興趣了。以前很怕作文。
仕隱君:還得看,能不能成功把孩子引導到古文上,作文能不能上癮。
六藝文言025:現在老師不會往古文上引,因為會古文的老師,有幾個?在哪里?
仕隱君:在你這裏,在我們這裏。要意識到,你的責任所在,你引導兒子的責任與意義所在。學文引導,不能遲誤,孩子引導,沒有五年八年,不能成。我們古人,是在10-18歲完成引導的,最後,才教化成了儒生。文言對孩子的最大的作用,是學習促進,統領,情志激發,儒門教化。人文化成,教育的核心目標,是先教化人,完成大人之學,然後,可以出仕治平天下。當前體制教育最大的問題,就是不能教化人,培養不出來儒生。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