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隱君談傳統私塾教育77:私塾教育誦習的關健——溫書理書

 時下私塾教育,在記誦方面,存大兩大問題,一是泛讀泛背,好像都讀過,都背過一些,可是,不扎實,過段時間後,只是一些表面上的一些熟悉,不僅不能通本背下來,而且在細節處,也不准,吞字滑字滑句現象很嚴重。二是純讀包本,在讀與包本時,其快如奔馬,像說外語一樣,也有嚴重的吞字滑字滑句現象,而且,很快遺忘,復習起來相當困難。前者,既没有重視通本背誦,又没有做好溫書理書。後者,既没有在第一遍讀背時按規律進行,又没有進行溫書理書。經常是,包本之後,就完事大吉,即便有要求復習,也没有再回到包本的狀態。有幾家學堂,在學生包本後,再次定期包本測試的?所謂的復習,也是泛泛而已。

這兩種現象,是當今私塾界的主流,其嚴重性是不言而喻,不扎實,達不到長期的記誦效果。國學夾生飯,不僅是在國學深度、廣度上,就是在記誦的鞏固度上都是大大的夾生飯。

這一點,希望,我們塾界同仁,坦誠的面對,真誠地想辦法去改變,以對得起教育的良心,而不是拿一時的記誦忽悠家長,我相信,經過這麼多年,絕大多數學生記誦的松散性與易忘性,已讓家長們反省了。

那麼,古人是如何記誦的呢?又是如何溫書鞏固的呢?
首先在生書方面,就是一節一節去記誦,每一節記誦,以遍數為要,每一節安排100-300字,先讀30遍,然後到第二天,第二節,再讀30遍,再將第一節、第二節連起來讀30遍,第三天,第三節讀30遍,再將,第一、二、三節連起來讀30遍,這樣,第一節就讀了90遍,就要背了,如果不能背,就在當天,將第一節再加遍數背下來。這樣反復循環,先生,做好相關的督課機制,不能馬虎。當有一周的背誦量後,到一周完時,又把一周的連起來背,到有二周的記誦量時,又把二周的連起來背,到三周以後,就拿一周來,專門進行前三周的記誦量的溫書及以前包本過的溫書。然後,三個月之後,拿一個月來溫書。這一個月溫書內容為前面未包本的生書記誦量,及已包本的熟書。

關於熟書,包本之後的,第三天,必須再背1-2遍,這個時候,哪怕處於生書學習中,也必須停下來,進行。第一周,再復背1-2遍,第二周再復習1-2遍,這樣到了月末再復習1-2遍,到了第四個月,再復背。如果熟書不多,在完成生書復習後,在每月月末即復背1-2遍,如果熟書多,就在專門的一個月溫書時間,復背。到一年最後一個月溫書時間時,將所有熟書與生書已誦部分,反復讀復背。
如果,先生在督課的過程中,嚴格執行,父兄緊密配合,在家的時間,配合督導,那麼,想忘記都難。這樣,才能達到,古人所說的一生不忘。以後,學生即便不在學館,也會形成這樣的溫書機制和習慣。

每個同學,都要有一個表格,記錄生書與熟書的溫書時間,不能馬虎,規定時間,没有完成的一定要完成。不然,久了,再溫讀,就更費時間和精力,同時又更難溫習了,又耽擱生書的記誦時間。

另外,每個同學,在新入學時,必須將以前,所能背的,再次溫背後,才進入生書記誦。不然,以前花時間背了的,就白背了。我們還建議,每位同學,用碎片時間來自行溫書鞏固,如睡前10分鐘,坐車時,跑步、散步時,如果能做到碎片溫書,那麼,是很難忘記的。每個人的溫書記錄及預定周期,應貼在明處,也要定期交給家長配合。

總之,記誦的原則,循序
漸進,扎實推進,定期溫書,時時不忘。

You may also like...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