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月归档: 6月 2017

仕隱君談文言22:學文與不學文對於讀書的區別 0

仕隱君談文言22:學文與不學文對於讀書的區別

仕隱君談文言22:學文與不學文對於讀書的區別

六藝文言仕隱君主講    上海行謙學堂蕭子依老師錄音整理(20170414)

各位同仁早上好 今天抽點時間和大家一起分享下這個話題,學文與不學文對於讀書的區別在哪里。

我們先來看下我們通常是怎麼樣讀書的。我們讀書對很多成年人來說很多就是[……]

閱讀全文

徒說 0

徒說

徒說

今徒道不存久矣,或朝秦暮楚,或徒系虛名,至於詆毀,則又不可勝計也。及蒙賢士之譏,猶自解曰:師無真才,吾何以師?師不愛己,吾何能師;道不相同,吾何可師?

若言是師無才,怎投門下耶?對曰:“未識也。”未識而投,誰之過歟?既投即徒,既徒即師。孔子言三人行必有師,況自投耶?況“一日為師,終[……]

閱讀全文

清世宗論 0

清世宗論

清世宗論

所謂帝王者,天下之共主,無命有能不成,有命無德難終。既為人君者,祖宗基業,社稷重任,責無旁諉,寡無可依,勤勉一生。無退可退,無藏可藏。嗚呼!此帝王之難也。天下可以詐取,惟誠心可守。古雲:“日久見真心。”得之有罅,如鼎之有隙,其用難久。守之有失,如草之滋蔓,其亂必生。《詩》雲:“靡不有[……]

閱讀全文

儒家治國=士大夫治國=以文治國=文言文治國 0

儒家治國=士大夫治國=以文治國=文言文治國

儒家治國=士大夫治國=以文治國=文言文治國

儒=士大夫=斯文=文言文

重建士大夫、復興儒家、復興文言文,是中华復興的核心與關鍵。

復興文言文又是復興儒家,重建士大夫的核心與關鍵。

當前的儒家儒學,是知識儒學,研究儒學,而且是基於西方思維(論文體繫),實際上是南轅北轍。[……]

閱讀全文

六藝文言仕隱君教學範文:徒說 0

六藝文言仕隱君教學範文:徒說

為師者方能為徒,為徒者方能為師。為其不尊,故知其尊,為其不教,故知其教。其不尊者,或其德薄,或其才庸,不足為徒尊也,或其狂悖,或其恃傲,不能尊師也。不足為徒尊者,其師固有不稱者,然憑己意判之,違師生之義,以下淩上,遺耻於師,亦徒之道耶?其不教者,或其性躁,或其怠慢,待恭謹而後教也,或其乖張,或其恣肆[……]

閱讀全文

六藝文言010號習作二十一 《古文選》跋 0

六藝文言010號習作二十一 《古文選》跋

六藝文言010號習作二十一
《古文選》跋

古者,武以勘亂,文以安邦。自庖犧氏仰觀天象,俯察地理,作《易》之八卦始,至於詩書禮樂諸子百家書,皆雅言為之,雖代代隳頹不已,猶有存者,致後世可觀聖賢之象,蹈王政之跡矣。於是,經史子集,浩若煙海,存不及百一,斯文之盛,經國之重,惟中國有之。古私塾之弟子[……]

閱讀全文

六藝文言讀經學子陳玉潔(12歲) 求學 0

六藝文言讀經學子陳玉潔(12歲) 求學

六藝文言讀經學子陳玉潔(12歲)
求學

吾家自河源,幼即居廣州求學,為讀經學子,五六載矣。然心不靜定,常惑於喧囂,無上進,甚至於不學以為榮,後學古箏,考級以求進,漸有求學之志,心稍定矣。及至六藝,日聞嘉訓,始作文章。記誦之事,漸有重焉,師以日四百字課余,多可完成矣。諺曰:書不厭百回讀,文不煩[……]

閱讀全文

大家都來評:六藝文言學生高考作文!!(0618) 0

大家都來評:六藝文言學生高考作文!!(0618)

原創 2017-06-18 六藝文言弟子 六藝文言

大家都來評卷,以優、良、中、差,格次。請留言於後!

六藝文言仕隱君2017高考作文:高考論——我看高考

全國卷Ⅲ(雲南、廣西、貴州、四川)

閱讀下麵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文

今年是我國恢復高考40周年,高考為國選材,推動[……]

閱讀全文

祭姨母文 0

祭姨母文

姨母者,萱堂之胞妹也。川人,生於桑梓,年將不惑,以故殁於異鄉。訃聞,余不能竟信。哀痛久之,數十日不樂。卒前月餘,余嘗與之通電話,姨母自言不久將歸鄉。遂敬問以安,約歸時面敘。嗟夫!不意當日之言,竟是訣別也!呜呼!膝下二兒俱未成年,何天之奪其壽耶?胡為去之早也!每思及此,痛徹心肺,淚無聲而湧,久不能平。[……]

閱讀全文